聚合氯化铝的性能直接受生产工艺影响。目前主流技术包括:
酸溶一步法:以铝灰、铝渣为原料,与盐酸反应生成液体PAC。优势在于成本低、反应快,但易引入重金属杂质,需后续纯化处理。
碱溶法:采用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,产物纯度高,适合饮用水级PAC生产,但能耗与原料成本较高。
电解法:通过电解氯化铝溶液生成高碱化度PAC,产物中Al13含量可达80%以上,絮凝效能提升30%,但设备投资较大。
沸腾热解法:将结晶氯化铝高温热解后聚合,适合生产固体PAC,便于运输储存,但工艺控制难度高。
技术升级方向:
杂质控制:采用高纯铝板或电解铝粉替代铝灰,降低重金属含量。
形态优化:通过调节反应pH、温度及加碱速度,定向生成高活性Al13形态,增强电中和能力。
绿色工艺:开发废酸回收技术,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腐蚀性气体排放。
生产工艺的精细化与环保化是聚合氯化铝行业升级的核心路径。未来,兼具高纯度、低能耗的制备技术将主导市场,推动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。
咨询热线
131299206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