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开年,国内片碱市场延续了2024年末的弱势格局,价格持续震荡下行。据行业数据显示,西北地区片碱出厂价已从年初的3600元/吨回落至3月初的3300元/吨,跌幅达8.3%,而山东地区主流成交价更跌破3000元/吨大关。这一波动背后,是供需双弱格局的深度博弈。
从供应端看,氯碱企业正面临严峻的库存压力。春节后物流恢复导致企业库存快速累积,2月末全国液碱厂库达26万吨,片碱社库环比激增34.55%。西北、华北等主产区因装置检修计划延迟,产能释放加速,进一步加剧市场供给过剩。值得注意的是,山东地区氯碱生产利润已逼近盈亏线,部分中小企业被迫降负荷以缓解压力。
需求侧则呈现分化态势。作为片碱最大下游的氧化铝行业虽维持高开工率,但因进口矿石占比提升(耗碱量降低),实际采购需求同比下滑。非铝领域如造纸、印染等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,开工率仅恢复至60%-70%,且对高价货源抵触明显。此外,出口市场表现平淡,液碱FOB报价470-480美元/吨,签约量仅覆盖至4月中上旬,未能有效消化国内过剩产能。
市场人士指出,3月中下旬华北地区春检启动或成关键变量。若检修规模达预期,片碱供应压力有望阶段性缓解。但长期来看,政策驱动的产能扩张(如2024年新增80.5万吨规划产能)与需求增速放缓的矛盾将持续主导市场,片碱价格或维持低位震荡。
2025年片碱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期,企业需通过优化固液生产比例、拓展新兴应用领域提升竞争力。投资者应重点关注春检执行力度及氧化铝行业原料替代进程,把握波段性行情机会。
本文标签:
咨询热线
131299206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