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挡

化工原料源头供应商 专业服务二十余年

三聚磷酸钠、磷酸三钠、磷酸二氯钾、甲酸、氨水、氨基磺酸、

服务热线:13129920688

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

片碱进出口变局:国际竞争下的中国突围之路

返回列表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5.03.03

2025年一季度,中国片碱出口量同比下滑18%,而进口量却激增140%,这一“进出倒挂”现象引发行业震动。曾经占据全球出口份额35%的中国片碱,正遭遇中东、东南亚新兴产能的强势冲击。

国际市场竞争白热化。沙特Jazan经济城新建的200万吨/年氯碱项目,凭借0.18元/度的电价优势,将片碱成本压低至2300元/吨。印尼、越南等传统进口国转向本地采购,导致中国对东南亚出口锐减40%。更严峻的是,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将于2026年覆盖烧碱产品,出口欧洲每吨将增加80欧元成本。

本土企业多维破局。新疆天业集团通过中欧班列构建“德国仓”,物流时效提升至18天,较海运缩短60%。山东海化开发57%低浓度片碱专用型号,契合非洲国家水处理需求,成功开拓肯尼亚、尼日利亚新市场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国内固体烧碱出口量39.31万吨,其中光伏玻璃用硝钠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28%,较2020年翻番。

进口替代战略同步推进。国内电子级片碱产能突破5万吨/年,替代日韩进口份额达65%。在政策引导下,连云港基地建设的60万吨/年高端片碱项目,将重点突破医药中间体、锂电隔膜涂层等进口依赖领域。海关数据显示,2025年1月工业级片碱进口均价同比下跌12%,反映国产替代成效初显。


全球片碱贸易格局重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中国企业需加强区域产业链合作,以技术升级突破成本壁垒,同时深耕RCEP市场,构建多元化的国际竞争体系。


资讯中心

咨询热线

13129920688